近期活动
联系我们

东源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

地址:东源县城建设二路信访局对面

咨询电话:0762-8831181

开放时间:周一至周五

(上午9:00-11:00 下午3:00-5:00)

邮箱:dyxtw@163.com

心理健康辅导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- 心理健康 - 心理健康辅导 - 正文
你把自己逼得好紧,但真正的毅力不该是这个样子
发布时间:2019-11-13浏览次数:796次

导读:有多少人为自己考进顶尖名牌大学、进入全球百强企业欢呼雀跃?欢呼过后,又有多少人会陷入这种高成就者文化(overachiever culture),在追逐梦想的同时,把自己逼得好紧好紧,以至于伤害到自己,觉得做到再多都不够出色。你给如此负面的生活贴上“毅力”这样的正面标签,合适吗?


作为美国一所顶尖大学的科研人员和讲师,我每年都饶有兴味地看着家长和孩子们庆祝:收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!这所大学每年的录取率都只有个位数!

我可以证明:这些常春藤名校(Ivy League)以及那些与之相当的高等学府,的确可以提供真正优秀的教育。

但如果我可以给这些刚入学的新生们提一个建议的话,那就是:学会照顾好自己。

“积累成就和荣誉,比快乐、健康、内心的满足感更重要。” 即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,会是这样一群对生活误解至此的人。

这种对于现实的偏颇观点会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伤害。这种伤害不只作用于在校期间,还会持续影响他们毕业后的人生。

我知道那种危险,因为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。

17岁那年,我从法国搬到美国就读一所常春藤名校。当时的我就被周围同学的学习方式吓到了。

他们不仅仅是刻苦读书,同时还担任着几个校内组织的主席、做社区服务、创立公司、还顺便写本书……

“Nothing was ever enough.”

我感觉无论自己做到什么、拥有什么,都是永远不够的。

即便是健身这种事情,我班上的同学也都追求顶尖水平。在法国长大的我之前并没有看到很多人锻炼,而现在身边的人都在慢跑。

当然,锻炼是件好事儿(美国人在这方面也的确远比法国人健康),但我禁不住去想:他们这种跑法,究竟是要奔向哪里?

很快我就陷入了这种过高成就者文化(overachiever culture):我忙得不可开交、睡眠时间少得可怜、饮食混乱、而且如此往复无法停歇。

这一切换来的是人们口中的“成功”,这当然让我很兴奋,所以就一路狂奔下去,而我的身心健康也就在那时垮掉了。

我开始焦虑,睡眠也出现问题。很快我也注意到:其实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问题。

但是精英学校文化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,经常会在我们自我透支之后,奖赏并鼓励这种透支行为。

后来我开始明白:自己所观察到的这些,是毅力的一种形式:不论如何,为了达成目标,勇往直前、风雨兼程。

有毅力是好事,但我们未必懂得怎样合理地运用它。

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心理学教授安吉拉·达克沃斯(Angela Duckworth)就写过关于毅力的畅销书,并且在这一领域发布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。

达克沃斯的心理研究表明:毅力强弱可以预测职业成功度,而且这种预测的精准度达到了现象级。除此之外,毅力也常常是一个为人称赞的优秀品质。

不论你是一个面临重大截止期限的公司职员,还是一个抗过了训练和调度的海军士兵,或是在一个又一个不眠夜后依然为了家坚持不懈的全职妈妈……

毅力都是你的朋友,你的盟军,你的力量。

达克沃斯表示:毅力的正面带给我们的,是即便我们在付出辛劳的同时,收获不到眼下的点滴成果,也继续乘风破浪。

但是,身处高强度竞争环境中的学生们,往往会错过这一点。他们把任何低于90分的成绩都看做是绝对的打击。

而这种学校里长期的压力和焦虑问题,会让你过分逼迫自己。

我曾写过一本书:《快乐之路(The Happiness Track)》。反观书中经典内容不难发现:个人成功所需要的所有特质都依赖于一项核心技能:自我关爱(self-care)。

你有没有想过:为何公司的CEO们在雇员身上寻找的首要能力是创造力?

原因很简单:对于一颗压力爆棚且过度劳累的大脑来说,创造力根本无从谈起。

一个在电脑前连着坐了12个小时的人,毫无创造力可言。而当大脑处于休息、幻想或是放空的时候,创造力才会出现。

这些场景你是否已经再熟悉不过了:还没吃午饭就从一个会议赶往下一个会议、深夜写PPT困到不行灌下一杯杯咖啡保持清醒……

如此过度消耗自己,是在一天天毁掉自己的身体。

压力会侵蚀到我们的身体健康(包括免疫系统功能)、注意力和记忆力,而这些对于职业生涯的成功来说都至关重要。

讽刺的是,我们逼自己逼得越狠,疲惫感便会愈加迅猛来袭。如此一来,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完成的事情就更少了。

那我们还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
但年轻人需要知道的是:毅力只有和恢复能力相互结合时,才会发挥积极效用。

所谓的恢复能力(restorative activities)包括:充足的睡眠、身体锻炼、合理饮食、冥想、在大自然散步,或者空闲休息等等。

研究结果表明:这些看起来很基础却又非常必要的自我照顾,能让人拥有更敏锐的关注力(focus)、更高效的生产力(productivity)、更丰盛的创造力(creativity)、更果断的决策能力(decision-making)、以及更完善的情绪智力(emotional intelligence,即情商 )。

今天,诸如耶鲁大学的情绪智力项目这样的计划,在许多网站和高校都能找到。它们都是在努力帮助学生们明白:

成功,不必以健康和快乐为代价。

有时候,自我同情( self-compassion )意味着:退掉一门课或是搁置一个辅修专业、也可能是暂时放弃一项课外社团活动。

同时我们也要接受自身的局限性(accepting your limits)。你的极限在哪里?认清这一点,才能找准自己的毅力。

你身边那些考试科科高分、成就满满的同学,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,实在是无关紧要。再说了,考不到90分也不是世界末日嘛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。

分享:

在线咨询
QQ咨询
电话咨询
0762-8831181